返回

新生,我要造福一方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19章 最耀眼的勋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对!”王大勇点头,“上个月集团军比武,老周负责保障伙食。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,给我们炖了二十锅羊肉汤。”

    他撸起袖子展示那道疤痕:“这是切土豆时不小心划的。卫生员要送他去医院,他死活不肯,说‘战士们正饿着肚子拼呢,我这点伤算啥’。”

    赵恒熙的镜头扫过王大勇的脸,发现他眼尾有道细细的皱纹。

    这个年纪不大的上士,眼角的纹路却像是被西北的风沙刻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老周接到退伍通知书那天......”王大勇突然哽咽,“他抱着炊事班的铁锅哭,说‘这锅跟着我八年了,比我媳妇儿跟我还久’。他下个月就退伍了,我们都舍不得他。”

    陶奕希程筱语都偷偷抹着眼泪,温婉的笔记本上已经洇开了墨迹。

    赵恒熙的手指在手机备忘录上快速记录,屏幕蓝光映出她发红的眼眶。

    “我们能看看你们的日记吗?”温婉突然问。

    战士们面面相觑,最后还是李建军从枕头底下掏出个磨边的笔记本。

    程筱语翻开泛黄的纸页,看到歪歪扭扭的字迹:

    “2015年3月15日晴

    今天给家里打电话,弟弟说爹的病好些了。我骗他说在部队顿顿吃红烧肉,其实今天的馒头有点酸......”

    “2015年3月20日雪

    站岗时看见流星,许愿弟弟能考上大学。要是他能穿军装就好了,比种地强......”

    程筱语突然把笔记本合上,埋下头抹去眼泪。

    温婉理解她的情绪,她们的生活很少经历过苦楚,也见不得人间疾苦。

    “我来讲个故事吧。”程瑾瑜突然开口,“二十年前我在西藏边防,有个战友叫陈强。”那时他才18岁,因特招进了部队一年又申请去西藏支援。

    提起陈强,林正明的眼眶顿时红了,那也是他的战友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。

    程瑾瑜说话时,手指轻轻摩挲着肩章上的麦穗:“那年我们巡逻,遇到雪崩。陈强把我推出危险区,自己却被埋了......”

    程瑾瑜的声音突然低沉下去,他便是重生在那一天,来不及挽回悲剧,“后来在医院抢救时,他攥着我的手说‘替我看看天安门’。”

    房间里响起压抑的抽泣声。

    李睿泽的摄像机镜头微微晃动,记录下程瑾瑜泛红的眼眶。

    “陈强没见过真正的天安门。”程瑾瑜瑜克制自己那悲伤的情绪,“但他的骨灰撒在了布达拉宫广场。”

    有些人还没来得及老去,却已经定格在最青春的年纪。

    陈强离开的时候,只有22岁。

    李建军突然起身,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:“报告首长!我申请去西藏边防!”

    “胡闹!”林正明皱眉,“你的高原反应还没好利索......”

    “我能行!”李建军梗着脖子,“陈强班长都能做到,我为什么不行?”

    程瑾瑜摆了摆手,示意林正明不要说话。

    他盯着李建军晒得黝黑的脸,莫名有些心酸,也有些欣慰,他露出笑容,拍了拍李建军,“等这次拍摄结束,我亲自带你去见陈强的母亲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?”李建军的眼睛亮得像灯泡。

    “当然。”程瑾瑜转向众人,“今天的故事就到这儿吧。下午还要继续视察,大家先去吃饭。”

    众人起身准备离开时,温婉发现墙角有个战士始终低着头。

    他的作训服洗得发白,左胸的姓名牌写着“张建国”。

    “张建国同志,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吗?”温婉轻声问。

    那战士猛地抬头,露出半张毁容的脸,他没想到温婉会注意到他,眼里满是诧异。

    只见他右脸从眉骨到下巴有道狰狞的疤痕,眼球浑浊无光,突然他像意识到自己的脸可能会吓到人,忙低下头,沙哑着声音道,“报告!我......我是后勤班的,负责修装甲车。”

    程瑾瑜看到温婉眼里的心疼,而非惊惧。

    便走到张建国身旁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讲讲你受伤的经过吧。”

    张建国摸了摸脸颊的疤痕,有些腼腆地笑了笑:“去年抗洪抢险,我开着装甲车转移群众。有个老太太死活不肯走,说家里还有两头猪。”

    “我急了,跳下车去抱她。刚把人拽上车,房子就塌了。房梁砸下来时,我本能地用身体护住她......”

    “所以这伤......”陶奕希眼泪盈眶,可以想象当时有多痛。

    “值!”张建国抬起头,斩钉截铁,“要是再遇到这种事,我还是会这么做。”

    程瑾瑜突然立正,对着张建国敬了个标准的军礼,很多事难以言表,一个军礼却饱含了万千。

    所有人跟着敬礼,房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“咔嗒”声。

    走出宿舍时,正午的阳光把训练场染成一片金黄。

    战

第419章 最耀眼的勋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